最近,公司发福利,开启员工体验计划。福利的内容就是阿里云所有的云产品的300元代金券,每月都有300元。
讲道理我觉得这个挺有必要的,对于公司来说,一方面让自己的员工熟悉自己公司的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中收集到一些体验问题。对于员工来说,能每月“白嫖”300元还是挺爽的一件事。
但是怎么花这300元呢,这反倒苦恼到我了。最后挑选了一台低配的ECS,选完配置后大概这300元可以买4个月的ECS。如果能一直在公司,每月都可以额外增加3个月的时长,哈哈哈,想到这里还是有点爽的。
最近,公司发福利,开启员工体验计划。福利的内容就是阿里云所有的云产品的300元代金券,每月都有300元。
讲道理我觉得这个挺有必要的,对于公司来说,一方面让自己的员工熟悉自己公司的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中收集到一些体验问题。对于员工来说,能每月“白嫖”300元还是挺爽的一件事。
但是怎么花这300元呢,这反倒苦恼到我了。最后挑选了一台低配的ECS,选完配置后大概这300元可以买4个月的ECS。如果能一直在公司,每月都可以额外增加3个月的时长,哈哈哈,想到这里还是有点爽的。
最近SpaceX的“星舰”第五次发射的视频很火,很多人也拿这个在嘲讽国内的科技甚至航天,我对此不以为然。
首先作为一个保守主义,我觉得类似星舰的技术,在几十年内很难给我们这代人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触动。诚然SpaceX的技术很牛叉,我本人也是很欣赏马斯克,但对此我一直是这样的观点。
另一方面,拿星舰的技术来嘲讽国内的航天我觉得也不在合理的逻辑上,虽然这些年国内学术界腐败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是中国航天仍然是有其过硬的技术的。即使我们没有在朝火箭可回收这个路子上面深挖,但是“北斗”、“嫦娥”、“登陆火星”等真正意义上的里程碑的事情中国也是挺牛的。中国人向来比较务实,火箭回收前期的实验成本很高,在中国这样的土壤里不太可能率先推出。但因此就否定中国航天,就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最后,现场真的很震撼,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最近股市很疯狂,节前就已经炸开了,国庆7天假让A股暂停了一周,但是港股和美股的中概的热情却一点没有消减。我手上的BABA
也终于回本了。看股市这么火热,心里也是百感交集,看着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更不是滋味,但是要是让自己投入几十万去股市里赌博又不敢,人性就是这么奇怪。
但是回归理性,这轮股票的上涨完全是由于经济的刺激,假设我们的上证上升到10000点,那么股民手上股票的价值翻了好几倍,对于不买股票的人来说,社会总体的财富是否是向炒股的人倾斜了? 我不这么认为。从长远来看,公司的股价本质上是对于一个公司经营预期的价值回归过程。国家投入了一万亿进入股市,对于这些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否会有改善?如果没有那其实这轮牛市就是完全受政策操纵的。所以如果大部分人或者机构对于这波牛市的态度即使赚一波就跑路,那么到最后接盘的人很可能会跑不掉,跑不掉那么就得价格低一点再卖,那么股价就会下降。直到下降到有人觉得这个价格已经和这个公司未来经营预期相符合的时候才会有人买。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价值回归。
所以在这样的牛市中,我们可以去投资股票,吃点肉即可,但是想着一夜暴富,加杠杆来进行赌博性的投资,绝对是不可取的。
10.9 update
在写完文章的次日,即国庆后的第一天交易日,A股就涨停开盘,但是逐步已经开始下滑。许多主力资金开始撤离,留着大波今日套进来的散户空眼看着自己买入的股票下跌。由于A股只能T+1交易,散户的钱只能是被宰割。8号晚上,富时中国三倍做多盘前大跌40%,中资在国庆被炒作可以buy anything却在节后第一天就发生这样的事情。
果然,9号,千股下跌,徒增套牢的老韭菜以及被主力拿走的3万亿资金。
唏嘘不已,A股从未变过,人性也从未变过。
上周末,回了一趟老家县城,有一些感叹。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呆在家里的时间就没那么多了,但虽如此,我从未有过“过客”的念想。大学期间,是老家变化最大的阶段,基本上每学期回来都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新的政府大楼,新的公园,新的商场。
但是毕业后的这几年,其实就没什么发展了,该烂尾的还在烂尾。这一次因为不是节假日回去,我发现年轻人真的很少。
大概率现在中国的四线小城市都是这样的情况,就业机会少,工资相比外面也不高,除非是当上了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不然很难留住年轻人。现在网购都很发达,小县城物价低的优势被进一步磨灭,买一辆特斯拉和买一部iPhone的钱和一线城市是一样的。留不住年轻人,企业发展也受阻,导致恶心循环,政府前些年能靠房地产大赚一笔,但接下来这些年的财政收入一定会大打折扣。
有些唏嘘,像我老家这样的城市,背着省内最高的耕地红线,退休的农民拿着60元一个月的养老金,年轻人都跑出去打工,我很难看到这样的城市有什么发展的前景。
其实我想到一些法子:
关于网号和网证,我这两天又听了一些人的观点。我听完之后,有点失落。
其实本身,从技术上来讲,这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并且即使持反对意见的人也认可其对于隐私泄漏保护的作用。但是因为现在不少人认为公权力被滥用,很多人担心有了网号和网证之后,拥有这个权力的人可以更方便的打击我们的言论自由。我听完之后,无力反驳。我甚至现在在想,我是不是现在都不能在这里讨论言论自由这件事情本身呢。
关于网号和网证,我个人觉得是有积极的一面的。相当于政府提供了一个OAuth2的平台能让各互联网平台接入,我们作为民众也能控制自己的个人信息授权给各大平台的范围。【可以参考github的oauth授权给各种应用】
但是放在2024年这个时间点,让人会有点怀疑其动机:这几年各大平台的注册基本都需要手机号,部分平台是需要身份证的,这些手机号和身份证已经存储在各种公司了,该泄露的也都泄露了。此时再来搞网号和网证,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或许没那么大。
关于大家讨论的,网号和网证是否更方便政府进行言论审查?这点我持保守意见,我觉得其实现在政府想要封杀一个人其实也很方便,所以我暂时看不出这个方案对于个人管控的必要性和作用。
最近护网行动,网络攻击明显也变得频繁了,我自己家的服务器频繁的被扫描。我装了一个Kali,扫了一下自己的ipv4,不知道为什么iKuai路由开了将近几千个端口,难道是upnp?暂时还没搞明白。
另外折腾了一下Debian系列的xrdp,搞了好半天发现只可以root用户远程桌面,暂时也没搞明白。
前一段时间了解了一下WebAuthn,在团队内做了个分享,PPT也放到博客上了,当时团队中讨论的最多的就是这玩意是否会真的推广开。但是在最近,我感觉passkey已经非常普及了:
最近想学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有点在Rust和Go之间纠结。
Go在云原生场景应用很广泛,我近些天了解了很多K8S相关的内容,并且工作中也和K8S有各种关系,趁机学学Go也是挺好的。
Rust则是这些年新兴的挺火的语言,但我其实对ownership
这部分不是很喜欢,我感觉带来了太多反直觉的场景了。写Rust一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3G时代,3G时代我还是一名中学生,我且说一说我的印象:3G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最早的雏形,当时大部分的手机还不能上网,能连Wi-Fi的手机也是很罕见。诺基亚比较后期的一些手机才有这样的功能,后期的塞班系统会内置移动QQ等软件,当时能够在手机上上QQ是很多人羡慕不及的。毕竟在3G年代的时候,我们学生还是很看重QQ的等级的。
3G年代的网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3g.qq.com,现在已经改版成腾讯新闻网了。但在当时,确是我每天了解新闻资讯以及皇马比赛的唯一通道,因为一般要到周末才会在电脑上上网。3G年代的流量包都很少,我记得是5元10M,10元30M,这放在现在可能就是一条短视频的量。所以3G时代的网站都做了极致的压缩,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网站还活着了,大公司的3G门户也都改版了,但我发现了唯一的幸存者:weibo.cn
。打开微博.cn的首页,在未登录的情况下,网页HTML只有3.3kb(gzip),【一共引入了3个外部资源,都是微博的logo图片,不过这些logo图片现在的大小却超过了3kb,这在当年是绝不可能这样的】,HTML的标签之间的空格也全部被压缩掉,没有引入任何外部的样式表和Javascript。
3G年代,其实还是有些游戏的,印象深刻的是腾讯的巅峰足球,其实就是一些网页 + 一些文字,但是居然还挺好玩,我和同学在南京参加物理竞赛的时候,向他推荐了这个游戏,后来直到停服。
对了,以上说的3G年代其实用的都是2G网络。直到我上大学,也就是2013年,感觉3G才逐步普及。
今天,Windows系统全球蓝屏了估计有非常大量的电脑,最后原因是因为一款微软内置的杀毒软件导致。影响面非常大,微博上很多相关的热搜。
小时候我经常想办法去破解我爸的电脑的密码,但是每次都是徒劳。但是有一次,我居然发现了Windows一个非常大的Bug。在Windows XP的正版系统中,默认创建的用户叫User,正常在使用的用户也是User。然而,这个用户并不是真正的管理员账号,真正的管理员账号叫做administrator,windows默认的登录界面是无法选择administrator来进行登陆的,但是可以通过某个按键来切换到类似win 2000的那种旧版本的登陆界面,在这个界面用户是可以输入用户名进行登录的。而默认的administrator是没有密码的,就可以直接登录进系统。
我就这样,背着我爸开了很多次电脑。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想要炫耀,在administrator中把我爸这个User的密码给改了。
写了个脚本,把我历史所有的微博都拉下来了,后面可以只在这里更新了,不过由于有400多条,分页现在变得尤为重要。有时间再加一下分页的功能吧。
另外,最近买了一台PC,我自己之前用的PC是联想的ideapad y510p-ise,购于2014年年初,至今刚好十年,我在17年左右的时候给它增加了一块120g的SSD,现在win10已经带不动了,装了一块win7和ubuntu的系统留着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这次购买的是一台联想的ThinkPad P73,一台二手机器,生产于19年。我觉得再用个七八年应该问题不大。
8年后,拿到美洲杯MVP
来源于个人weibo:原文链接